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医生:学会掌控情绪是重要的考前准备
抑郁 焦虑 失眠……~~~
~~~
~~~请收好消化科医生的这份“粽”要提示
抽烟、熬夜、久坐不动……~~~
~~~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端午节后,家里的粽子还剩不少

请收好消化科医生的这份“粽”要提示

  ■本报记者 胡张远

  这段时间,香香糯糯的粽子占领了我们的餐桌,除了传统的大肉粽、咸蛋黄肉粽、豆沙粽、枣泥粽,还有小龙虾粽、黑松露云腿粽、榴莲冰粽、紫米芋泥奶酪冷吃粽等。很多人会把它们当成“储备粮”,代替接下来半个月的主食。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二病区副主任朱宪杰医生表示,在追求美味的同时,也应关注粽子的馅料和保质期,注意加工和食用方式。

  “每年端午节前后一段时间,我们消化内科门诊总会接诊到一些吃粽子后腹胀反酸、消化不良的患者。”朱宪杰介绍,粽子是用粽叶包裹糯米和馅料制成的,从营养角度来说,粽子具有补中益气、暖胃、健脾等功效。但糯米不易消化,馅料通常高油高脂高糖,粽子吃多了,诱发胃肠、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风险可能会升高,导致肥胖的几率也会增加。

  “糯米本身是能够非常快速地被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血糖的,是名符其实的高GI(血糖生成指数)食品,但一旦放凉、黏性大幅上升,再加上混入高油高脂的馅料,它们进入胃里后,胃消化的时间就会大大增加!”朱宪杰表示,每年因吃粽子“吃坏了”,来到医院就医的患者,包含了各个年龄段。

  对于咀嚼功能减退、消化功能较弱的老年人,及未发育完全的儿童,建议切碎食用,或者不食用。对于胃肠道患者来说,吃粽子可能会造成积食,加重反酸、嗳气、腹胀等消化不良的症状,建议每次少量食用。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病”的人群要少吃油腻肉粽,一旦吃多,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胆囊炎、胆囊结石和胰腺炎患者,注意不要选择过于油腻,脂肪、蛋白含量过高的粽馅。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吃热量高的粽子,如榴莲等各种水果和蜜饯类馅等。

  那粽子吃多少比较合适呢?朱宪杰表示,一次少吃点为好。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有的人吃很多也没事,但是有的人吃一个就会感觉不适。因此,建议肠胃不好的人,每次吃粽子别超过1个。如果实在是喜欢吃粽子,想多吃几个,也不要连续吃。吃完一个后,缓一缓,让胃有一个休息过程,然后再吃。

  吃粽子时要细嚼慢咽,注意搭配。粽子吃太快,易导致食物在体内堆积,增加肠胃负担,且可能出现误食枣核等情况。而细嚼慢咽能让食物更好地被消化吸收。吃粽子时还可搭配苹果、蔬菜等,加速肠胃蠕动,促进消化。

  此外,大家还要注意,粽子需趁热吃。粽子热的时候吃,味道更好,也更容易消化。粽子虽然可以冷食,但是冷粽子的结构会更加紧密,不易消化,吃冷粽子会导致腹胀甚至胀痛。红豆、绿豆等杂粮粽子凉后淀粉老化回生现象明显,肉馅、蛋黄等粽子不宜凉食。所以肠胃不好的人,应该把粽子加热,煮熟变软后再吃,可以有效减轻胃肠道的负担。

  最后,朱宪杰提醒大家,吃不完的粽子不宜保存太久,囤在家里要注意保质期。市场上真空包装的粽子,保质期一般不超过3个月,吃前注意看保质期。自制的粽子未经过真空处理,保质期很短,最好及时吃掉。吃不完的粽子一定要储存在冰箱里,最好在3天到5天内食用完毕,再次食用时一定要彻底加热,以消灭储存时繁殖的微生物。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医生:学会掌控情绪是重要的考前准备
抑郁 焦虑 失眠……~~~
~~~
~~~请收好消化科医生的这份“粽”要提示
抽烟、熬夜、久坐不动……~~~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余姚新闻·广告
   第03版:国内国际新闻·广告
   第04版:市民生活·广告
   第05版:市民生活
   第06版:健康苑
   第07版:观天下·广告
   第08版:专版
中考临近,如何缓解考试焦虑?
不妨给大脑来场“磁疗”之旅
运动健身 老人开心
端午节后,家里的粽子还剩不少
当“心”这种毛病找上门
开展趣味运动 共享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