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导航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根溯源 传承发展

我市持续擦亮河姆渡文化“金名片”

  本报讯(记者 韩宇雯)连日来,尽管天气寒冷,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远古江南·海陆山河——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的游人热情不减。来自不同省份的人们慕名而来,在全国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享受一场精神文化盛宴,感知河姆渡文化的神秘意蕴和独特风采。

  2023年是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我市凝心聚力、深耕细作,在全力办好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纪念活动的同时,深化河姆渡大遗址群研究阐释和保护利用,加快推进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着力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探索突破。去年,河姆渡文化在海内外大放异彩,入选浙江省文化标识建设创新项目。

  用特色活动点亮河姆渡文化。2023年2月,“发现河姆渡——中国余姚河姆渡文化旅游节”拉开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纪念活动的序幕。沉浸式实景体验、文旅时尚主题秀、全球华人寻根之旅……一系列活动贯穿全年,频频火爆出圈。11月,三场高规格活动在北京启动:在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考古成果特展中,包括双鸟朝阳纹象牙蝶形器、猪纹陶钵在内的324件(套)文物亮相国家博物馆,全方位展示了河姆渡遗址的发现、探索、保护历程;由人文渊薮、携山拘水、幸福交响等篇章构成的发现河姆渡50周年主题活动,将余姚丰富的文旅资源一一推介,助推这块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的文化宝地被全世界更好“看见”;同步开展的河姆渡文化发现50周年学术研讨活动,披露了河姆渡文化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讨论。

  用文化产品赋彩河姆渡文化。2023年,我市与中国联合国采购促进会人文发展分会共同开拓文化资源,联合开发河姆渡主题文创新产品,现已达成初步合作成果,如邀请知名陶瓷学者、设计师何炳钦以河姆渡稻作文化为基,设计“米缘”米型杯子伴手礼,引发了业内及市场的强烈反响;联合《植物大战僵尸2》更新“发现河姆渡”联动版本,将新石器文明印记与游戏相结合,带领游戏玩家认识“河姆渡文化”。此外,“双鸟朝阳”冰箱贴、“双鸟朝阳”杨梅棒冰等一系列文创产品,也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用精品力作滋润河姆渡文化。我市将河姆渡文化融入精品文艺创作,以文艺精品全方位、多层次讲好河姆渡故事: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中英文版本的广播剧《情系河姆渡》,在海内外引发热议;微短剧《河姆渡的骨哨声》入选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展播片;正在加紧创作的交响乐《创世纪·河姆渡》,由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作曲家郝维亚担纲主创,是又一部呈现河姆渡文化的精品力作。截至目前,“河姆渡”系列话题短视频全网总阅览量已突破1亿。

  用特色创建引领河姆渡文化。围绕展示好、利用好河姆渡文化,我市持续推进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公园启动区工程——古今自然环境展示区建设方案已收到国家文物局批复,即将动工建设。“随着2022年底河姆渡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一系列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去年国家文物局启动《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更新工作,我们完成了预备名录申报文本编制、填报,于6月底通过省文物局专家评审,目前已报至国家文物局待审。”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国际新闻·广告
   第04版:市民生活
   第05版:市民生活
   第06版:农村天地
   第07版:观天下
   第08版:金色年华
完善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制度机制 在助解群众急难愁盼中扛起委员担当
和美乡村铺就共富路
牢记使命 不负重托
直播两会
政协委员分(联)组讨论政协两个工作报告
我市持续擦亮河姆渡文化“金名片”
“绿色网络文明进乡村活动”走进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