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字号”大赛与姚城的“双向奔赴” 2023年08月25日  胡格格

  ■本报记者 胡格格

  8月23日至25日,全国高校3000余名师生“智汇”姚城,精彩绝伦的机器人创意赛、干货满满的教学创新赛轮番上演,再度掀起四明大地的“智能热潮”。

  “国字号”大赛缘何频频青睐余姚?带着这个问题,连日来,记者采访了第六届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主办单位,见证了大赛与姚城的“双向奔赴”。

  大赛选址余姚,与我市日渐壮大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密不可分。作为由落户我市经济开发区的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创办的赛事,从2017年至今,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已成功举办5届。

  大赛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指导,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组委会主办,余姚市人民政府和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共同承办,致力于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为起点,形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具体创作和后期孵化一体化的人才培育链条,助力机器人相关人才培养。2020年,大赛列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

  经过6年培育,大赛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升华内涵、提升质量,已成为众多机器人大赛中的靓丽品牌,也成为了一个学术引领、政府支持、企业认可的多方协同育人平台。2023年,大赛规模再创新高,来自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01所高校的5325支队伍,共计24168名人员报名参赛。参赛高校数、队伍数和人员数分别比去年增长了约17.61%、35.81%和64.12%。

  由于参赛队伍数量庞大,今年大赛实行校赛、省赛(区域赛)、全国赛三级赛制,共在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分赛区。通过层层选拔,最终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04所高校的1042支参赛队,共计3221名参赛选手进入全国赛。

  8月24日,大赛拓展赛——第二届“余姚杯”中国高校机器人实验教学创新大赛决赛率先开赛。8月25日,第六届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也拉开帷幕。

  本次大赛延续了“更好、更快、更强”竞赛主题,分创意类、竞技类、格斗类3个主题和俄罗斯、四足和VEXU3个专项赛进行比拼。所谓“更好”是指创意设计家用机器人——让生活更美好,要求参赛队员开动脑筋设计服务于未来生活的智能型服务机器人;“更快”是指创意竞技,挑战更快,分魔方机器人和俄罗斯方块机器人展开速度比拼;“更强”是指创意格斗,挑战更强,分统一部件组和开放部件组,通过对抗决出输赢。

  “从无到有、从有到兴。这几年,大赛在全国高校的受欢迎程度持续高涨,明年极有可能覆盖全国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陆国栋说,“我们希望有更多参赛学生能够通过大赛与余姚结缘,在未来选择到余姚就业创业,这也是我们创办大赛的初衷之一。”

  大赛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华勇认为,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以培养学生创意性和创造力为特色和重点,通过搭建展示、交流和推介平台,促进机器人领域的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四链融合”,正在发挥着积极作用。

  历届大赛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我市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全力保障赛事顺利进行,我市提前数月谋划准备,并在赛事开展期间做好充足的后勤保障工作,以期通过良好的城市印象与强大的产业支撑,给众多专家学者留下深刻印象,持续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我市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早,2013年已开启“机器换人”及智能化改造进程。近年来,我市以机器人智谷小镇为核心,稳步构建机器人产业生态圈。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这一窗口活动的举办,势必对促进全市机器人技术发展、推动智能制造行业升级、加快制造强市建设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余姚经济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增添强劲动能。